喝牛奶为什么拉肚子,团友网,华夏沪深300净值
2月21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即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这是21世纪以来第18个指导 三农 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文件指出,要坚持把解决好 三农 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鱼米之乡江苏,将如何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开启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征程?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以后, 三农 工作重心将历史性地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省委、省政府决定, 十四五 时期在重点地区开展富民强村帮促行动,巩固拓展脱贫致富奔小康成果,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进一步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实现共同富裕。
省政府扶贫办副主任卓炜介绍,省级层面重点帮促 6+2 片区、12个重点县(区),将农村低保对象、农村特困人员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等农村低收入人口和经济薄弱村作为重点帮促对象,定期监测评估,适时优化调整。落实 四个不摘 要求,帮扶政策保持总体稳定并分类优化调整,将工作着力点放在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上,全面深化重点地区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确保在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征程中不掉队。各地可结合实际,明确各自帮促对象,采取更加精准有力的帮促政策措施。
十三五 时期,沭阳县是全省低收入人口最多的县份,2019年底,该县全面完成了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沭阳县扶贫办主任周铭敏说: 中央一号文件为我们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将通过集中统筹公共资源和广泛动员社会资源与力量参与,注重巩固脱贫成果与发展联动,做到长短结合、切实可行。 她介绍,依据沭阳的产业特点,该县将构建花木电商、木材加工等产业体系,将特色产业做优做强,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提升市场竞争力,转型升级,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将乡村振兴作与花木电商紧密结合,大力发展庭院经济,鼓励农民在家前屋后种花木,在院内搞加工,在屋里做客服,推动农民就地居家增收致富。
2017年以来,淮安市涟水县成集镇采取 飞地同创 模式,整合三个省、市定经济薄弱村扶贫资金500余万元,建设食用菌产业园区,实现村集体、低收入户 双增收 。省委驻涟水县帮扶工作队队员郭哲昊说,去年三村集体共收取大棚租金30万元,带动入园务工农户80人年增收1万元以上,参与入股经营的10户低收入户年底人均分红约3000元。
扶上马再送一程。郭哲昊说, 十四五 新时期,产业园将进一步围绕食用菌产业强链补链,强化科技投入,引导农户学习食用菌栽培技术,变打工者为经营者,让农民在家可创业、可就业,放大产业集群效益。
保障粮食安全,提升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
在省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邵红宁看来,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鲜明主题就是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 江苏是经济大省,也是农业大省,各地农业资源丰富,农村发展活力强,城乡关系比较协调,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有条件、有基础,必须要主动履行好 四化 同步发展和探路者的重任。
十三五 期间,全省粮食总产稳定在700亿斤以上,特别是去年,大疫大汛之年粮食总产量创历史新高,达745.8亿斤。我省粮食生产工作,不仅有效保障了全省8000多万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为全国粮食安全作出了贡献,彰显了既是经济大省,又是农业大省的责任担当。
邵红宁表示,在新发展格局下,更要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实施现代种业创新工程,解决一批 卡脖子 技术,打好种业 翻身仗 ,把饭碗牢牢地端在手里。调动农户和粮食主产区种粮积极性,充分挖掘粮食面积、单产、效益增长潜力,坚决遏制耕地 非农化 、防止 非粮化 。落实 米袋子 省长负责制、 菜篮子 市长负责制,稳定生猪生产恢复势头及水产养殖面积产量,抓好禽蛋奶果菜等农产品生产。
评论列表